欢迎来到 旅行社动态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旅行社数据

锁之韵——三明市博物馆锁具展在洛开展

时间:  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点击:

  2024年1月,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特别推出“锁之韵——三明市博物馆锁具展”,邀请市民、游客一起感受中华古锁的发展历史。

  锁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据考证,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把贵重物品用兽皮包起来,外面用绳索捆绑并打上特殊的绳结,以示对物品的所有权。这种绳结需要搭配一种叫作骨锉的工具才能解开,绳结和骨锉就是锁和钥匙的雏形。当房门出现后,控制房门开关的木栓就是简单的木制锁具。

  金属锁的萌发从殷商时期的青铜铺首算起,从此传承演变了3000多年。汉代时,出现了簧片结构的真正意义上的金属锁。到了唐代,锁具已十分普及,明清更是古锁的鼎盛时期。20世纪30年代,成本较低的低焊钩锁、叶片锁、弹子锁陆续进入我国,中华古锁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次展览共展出百余件古锁,以明清时期的金属锁为主。借助精湛的手工技艺,锁这一日常生活用具,被雕刻上精美图案、祝福文字,从而拥有了无数象征寓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者选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种类,为您进行简单介绍。

  花旗锁

  花旗锁,即有各式各样外形的锁,专用于锁柜、箱、抽屉等。这种锁摆脱了单一的方正外形,外形以动物、人物、文字、植物等为原形,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是各个时代人文精神的写照。

  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鱼形、琵琶形、猴形、狗形、蝴蝶形、提琴形、福字形等花旗锁。据讲解员介绍,鱼形锁是较为常见的花旗锁,唐代的《芝田录》中说“门锁必以鱼者,取其不瞑守夜之意”,指鱼可以日夜不休地看守门户。因为鱼谐音“余”,鱼形锁上还常镌刻“年年有余”“游刃有余”等字样,有期待生活富足、安宁的祈福寓意。

  密码锁

  展览中,最神秘的就是密码锁。如今的密码锁,一般以指纹、数字等为解锁的密钥,古代的密码锁如何“加密”?

  记者注意到,这些密码锁由一圈圈金属环组成,金属环上刻有文字,初看没有什么规律,仔细读来就会发现,环上的文字可以连成诗句或吉祥俗语,如“双捧寿喜”“黄金万两”等。据讲解员介绍,这种锁没有钥匙,只有转动金属环拼成定好的汉字才能打开。

  锁转环上的文字并不生僻,难道不会被轻易破解吗?讲解员解释,对现在的人来说,解开密码不是什么难事,但在并非人人都能上学读书的古代还是挺有难度的,因为当时识字的人实在太少了。因此,密码锁应该是古代大户人家才会用的防盗工具。

  首饰锁

  首饰锁,俗称“配饰锁”“长命锁”等,是人们戴在身上用来“趋吉避凶”的一种配饰,有如意、鸡心、元宝、花和动物等造型,锁体两面常镂刻有福、禄、寿、喜、长命百岁、如意吉祥、玉堂富贵、五子登科等吉祥文字和精致的花鸟图案。

  在展览现场,可看到明清时流行的“长命锁”,造型别致、制作精良。孩子出生后,父母专门为其打制一副银锁或项圈,意在“锁”住生命。

  该展览位于洛阳古墓博物馆壁画馆一楼西侧,将展出至2024年2月29日。(记者:智慧 通讯员:刘子新)

  责任编辑:王璐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4/01-10/28827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旅行社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旅行社动态网 lxsdt.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7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