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省级非遗项目舞春牛添彩春节申遗路
时间: 来源: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点击:
近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娄底市省级非遗项目舞春牛作为春节代表性项目参与申报,为娄底市非遗项目首次登上世界舞台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到舞春牛的画面进入中国春节申遗宣传片,我们都非常兴奋。”12月18日,现年76岁的舞春牛第4代非遗传承人贺永魁高兴地介绍,舞春牛是冷水江市特有的闹春文化活动,成型于清代康乾时期,传承历史悠久,2021年入选第5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每逢春节,冷水江市沙塘湾、金竹山等地居民用木头或竹篾扎制成外形逼真的耕牛,结合扭秧歌和梅山山歌等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游乡祈福,以此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舞春牛的表演非常热闹,多达四五十人,表演形式有农耕四部曲、山歌对唱、武术、蚌仙戏渔翁、斗牛、庆丰收等。”第7代非遗传承人刘小生说,“游乡的时候,舞春牛队伍浩浩荡荡像一条长龙,队员们手持花灯彩旗,敲响梅山传统鼓乐,舞动着梅山地区独具特色的春牛,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舞春牛表达了农民热爱春牛、辛勤劳作、盼望丰收的美好愿望,是梅山地区稻作文化的生动呈现,对研究梅山文化和湘中民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精神我们要一直传承下去。”82岁的舞春牛第4代非遗传承人王异兴说。
“舞春牛参与申报春节申遗,让我们深受鼓舞。”冷水江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梁湘红说,“这对非遗项目后续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非遗文化的延续注入了强大动力。”
“湖南仅有3个项目参与申报春节申遗,舞春牛是其中之一。这将促进娄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展挖掘、整理、传承、保护、开发、创新和利用,开启娄底非遗保护新篇章。”娄底市文旅广体局四级调研员李晓容说。
原文链接: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news/sxxw/202412/t20241226_335377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