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旅行社动态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旅行社法治

广东文旅专题推介首次亮相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广东主题日”

时间:  来源: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点击:

  9月2日上午,我国三大品牌展会之一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当天下午,广东交易团举办广东主题日活动,广东文旅交易分团团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红,以“提升‘活力广东·时尚湾区’品牌影响力,推动广东文旅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作专题推介。这是广东文旅推介首次亮相服贸会广东主题日活动,有效促进广东文旅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助推广东贸易增长。

  第1张赵厅服贸会专题推介照片.jpg

  近年来,广东文化和旅游等服务业保持稳中有升发展态势。2021年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6910亿元,同比增长11.3%,连续19年居全国首位,占全省GDP比重为5.54%,连续8年达到5%以上,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旅游产业持续恢复向好,2023年1—7月,广东省接待游客总数达3.88亿人次,同比增长42.2%;实现旅游总收入4938.9亿元,同比增长95.8%。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双轮驱动”,活力显著增强,文旅服务贸易领域逐渐成为推动广东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板块和中坚力量。

  第2张赵厅服贸会专题推介照片.jpg

  广东文旅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色亮点:

  一是心悦之旅“四色画卷”。“绿”色——广东四季如春、繁花似锦,名山胜景尽显南粤大地绿之风采。“蓝”色——广东位于南海之滨,是中国海岸线最长、海疆最广的省份之一,沙滩、岛屿、珊瑚礁和点点白帆构成了旖旎的海洋风光,无不展现出广东滨海旅游的缤纷魅力。“古”色——作为自古以来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广东包容南北、蓄纳中西,熔铸成博大灿烂的岭南文化,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各具风情,粤剧、舞狮、武术、龙舟、茶艺、陶塑、骑楼、中医养生等古色古香和现代文明交融共生,厚重辉煌。“红”色——广东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播地、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革命旧址与革命故事演绎着壮美的红色传奇。

  二是文旅消费“五彩缤纷”。广东地处南海之滨,气候宜人,许多城市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地都是消费的“不夜城”,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往休闲观光。8月18日,广东省2023年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主会场活动在佛山市禅城区启动,打造广东“粤夜粤美”夜间文旅消费品牌,点燃夜经济的澎湃活力,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当下,广东以“文化夜游”引领“夜间经济”走向“诗和远方”,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打造政府、商家、居民、消费者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旅消费生态,做到近悦远来、主客共享,让广大群众和游客切实感受到出行更安心、购物更放心、娱乐更开心、观演更润心、服务更暖心。

  三是数字文化“一马当先”。自带“敢为天下先”的基因、“互联互通”的精神特质、开放创新的文化气质,让广东成为孕育数字文化新业态的沃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让广东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理念和信心更加笃定。2022年,全省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营业收入5728亿元,增加值1442亿元,相关发明专利累计有效量6521件,居全国首位;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数字音乐、数字电影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电竞、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发展迅猛。广东数字文化产业的硬功夫、真本领将助力全国各地深度挖掘文化IP,让文旅IP“狂飙”起来。

  下一步,广东将持续推进重大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储备和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文旅项目,培育壮大一批文化新业态项目,巩固提升一批文化旅游融合、文化旅游制造和特色文旅领域项目,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促进文旅消费提质升级;充分发挥我省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作用,加强动漫游戏、视听娱乐、文旅装备等重点领域进出口贸易,推动我省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出海”,实现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whly.gd.gov.cn/news_newzwhd/content/post_424682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旅行社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旅行社动态网 lxsdt.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7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